为纪念解放海南岛75周年,2025年4月22日下午,海德书院举办了“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”解放海南岛战役战斗英雄事迹宣讲会。会后,第七党支部的同学们坐在原38军112师政治部主任王珂之子——王力欣先生身旁,倾听那段沉淀着硝烟与信仰的家国记忆。
烽火记忆:沉默中的信仰与牺牲
王珂同志,是在战火中锤炼出的老革命,一生戎马,从解放四平、辽沈、平津、渡江战役再到抗美援朝,他亲历了新中国成立的多个历史转折点。1981年离休,2003年与世长辞,留下的是一段沉重却光辉的革命记忆。
王力欣先生在采访中深情回忆,父亲从不轻易谈起战场上的经历,这种沉默中藏着对逝去战友最深的敬意。“父亲所在的村子,当年有25位青年参军,最后只有他一人活着回来。”语毕沉默,眼角微微湿润。他表示,父亲严于律己、严于家教,那种从不张扬却坚定有力的身教,对他的人生观、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无言的传承:家风中的红色力量
在家庭中,王力欣的父亲并没有以言语讲述英雄事迹,而是以一种近乎“军中规矩”的严格方式,影响着子女的成长。“就像对待基层官兵那样要求我们。”王力欣说,“父亲常说,‘不能给组织丢脸’。”这种看似严厉的家风,正是一种无声的红色教育,让责任与担当在日常工作中悄然扎根。
不仅仅是王珂,整个38军的老同志们普遍如此,他们几乎不主动提及那些生死关头的往事,唯有在部队聚会、纪念活动中,才略显沉重地追忆逝去的战友。而正是这种不言而喻的精神氛围,构建了他童年世界中的英雄图谱。

信仰的接力:在新时代续写荣光
谈及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,王力欣目光坚定:“没有那一代人的牺牲,就没有今天的和平与发展。我们要懂得珍惜,更要学会传承。”他寄语青年学子,以史为镜,从红色精神中汲取信念与力量,将无畏与奉献融入人生底色,转化为责任与担当。这不仅是一次回望历史的访谈,更是一场信念的传递。王力欣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,唤起那段可歌可泣的记忆,也点燃了青年心中对使命的回应。
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的当下,红色精神正以新的形式延续。新时代好青年正肩负起接力棒,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姿,续写属于海南、属于中国的崭新篇章。

图/文:余忠浩
初审:张晓涵
复审:崔建兵
终审:韩胜丁